“晒权力”打造法治政府 “公众参与”促有效施政——透视全面推进政务公开
来源: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  2016-03-22 10:36
浏览量:1 | | | |

新华社北京2-18电(记者 王优玲,陈炜伟,刘娟,史林静)全面推进政务公开,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。近印发的《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》对政务公开的意义、内容、程序、目标做了明确规定,为打造法治政府、创新政府、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提出可行办法。

为什么公开:让群众看得到、听得懂、能监督

牵一发而动全身。“晒权力”为打造法治政府奠定基石。

公开透明是法治政府的基本特征。意见提出,全面推进政务公开,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,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,提升国家治理能力,增强政府公信力执行力,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、参与权、表达权、监督权具有重要意义。

“在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,政务公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路径,通过政务透明倒逼行政体制改革提升。”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吕艳滨说。

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-基本建成法治政府,十八届四中全会对法治政府提出了指标体系,其中有一条就是公开公正。

让政府运行更公开透明,是政府取信于民的一个基础。“公正不仅应当实现,而且应当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。也就是说政府做对了事,而且要以大家看得见的方式做对,让大家理解。”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教授杨伟东说。

党的十八大以来,政府在创新社会治理、推进依法行政上一直大有作为。从一批批行政审批事项取消和下放,到推行“权力清单”“责任清单”,政府“法无授权不可为”的理念益深入人心。

随着政府自身改革的不断深化,结合简政放权、权力清单制度的推进,政务公开成为改革新需要。但目前,与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相比,仍存在公开理念不到位、制度规范不完善、工作力度不够强、公开实效不理想等问题。

吕艳滨说,通过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”是一种倒逼机制,将政府的一言一行都“晒”到老百姓面前,以前管理过程中的不规范就能得到根本扭转。

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发展,社会对政务公开工作产生新的需求,也为政务公开工作提供了新的技术环境,是转变党风、政风、工作作风、反腐的需要。

政务公开也是防止腐败的有效途径。“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。只有透明了,腐败才会越来越少。”杨伟东说。

公开什么:权力运行全流程、政务服务全过程

河南漯河市郾城区最近对村级权力列了一个清单:从村庄规划到低保申请,从集体资产处置到盖章出证明,这份包含27项村级小微权力的清单通过上墙、入户、筛网在当地家喻户晓。

“村干部能干什么、不能干什么?清清楚楚,不能再揣着明白装糊涂了。村民有事儿找谁办、如何办?从雾里看花到明明白白。”郾城区纪委书记刘少宏说,郾城区通过村级权力阳光运行一-多来,信访量同比下降67%。

村一级的郾城区通过政务公开扣好了“小微”权力的第一粒“扣子”。全国各级政府部门都须“坚持以公开为常态、不公开为例外”,把权力放在阳光下“晾晒”。

意见提出,到2020-,政务公开工作总体迈上新台阶,依法积极稳妥实行政务公开负面清单制度,公开内容覆盖权力运行全流程、政务服务全过程。

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孟庆国说,意见的出台让政务公开的内容更加深化、系统、全面,同国家治理体系、依法治国相结合。其大目标是合理的,但由于我国各地区发展差异大、不同部门工作性质各有特点,很难实现统一齐步走,所以实现目标的方式、路径要有所区分。

杨伟东说,政务公开的焦点和难点在于决策信息公开。决策信息公开早了,可能决策本身起不到效果;公开不够,公众可能觉得政府没有听取意见。其“度”的把握,在未来可能需要进一步细化。

意见提出,把公众参与、专家论证、风险评估、合法性审查、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。

“将决策程序定为刚性原则,决策过程并不是单向的过程,而是双向的、互动的、多方参与的过程。如果不符合法定程序,将成为违法决策。”杨伟东说。

从末端公开到决策全过程公开,在决策形成前打开“天窗”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、参与权、表达权、监督权。除了行政决策公开,意见还提到执行公开、管理公开、服务公开、结果公开和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等五个方面。

孟庆国说,值得关注的是,推进管理公开中提到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。这是中央文件中第一次提出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,与政府的一系列改革一脉相承。“不仅要制定权力清单表,还要公开这些权力是如何执行的,权力不仅仅是一个表、一份单,更是一张网。”

如何公开:“互联网+政务”扩大公众参与

“希望能进一步优化互联网相关的行政审核流程。如网站备案审核,目前国内网站备案审核是20个工作内完成,希望能优化审核流程,缩短时间等,给创业者降低时间成本。”这是中国政府网“我向总理说句话”栏目里一位网友的留言,下面紧跟着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回复。

回应群众关切,推动政策落实。这一做法正是推动政务公开的典型案例。我国已进入信息化时代,技术的进步和信息的爆发式增长为政务公开提供了更多的便利,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
“目前政府公开的信息大部分局限于事务性和程序性的,同时在公开中对国家重大文件、政策的解读较为生硬,不够接地气。”孟庆国说。

这个意见明确,以社会需求为导向,以新闻媒体为载体,推行“互联网+政务”,扩大公众参与,促进政府有效施政。在政策解读方面,意见提出,注重运用数字化、图表图解、音频视频等方式,提高政策解读的针对性、科学性、权威性。

除了加强数据公开和政策解读,公众参与和互动是政务公开的关键。

“传统的公开还是自上而下的,‘互联网+政务’则是双向度、交互性的。”孟庆国说,最好的政务公开方法就是“互联网+政务”。

去-12-公布的全国政府网站普查结果显示,部分网站服务不便捷,互动功能缺失,一些网站结构混乱、功能不便使用,给公众查找政府信息、网上办事带来较大困难。未来,随着管理水平和服务意识的提高,政府网站以及微博微信、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,将成为各级政府提升治理能力、推进“互联网+政务”的重要平台。

值得注意的是,此次意见提出,通过政务公开让公众更大程度参与政策制定、执行和监督,汇众智定政策抓落实。

杨伟东认为,扩大公众参与度需要建立反馈机制,要告诉群众意见有没有被采纳,如何落实。如果只有参与而没有反馈,则会挫伤群众的积极性。反馈机制既是对公众的尊重,也是后续参与的有效激励机制。

为了保障政务公开落到实处,意见明确要加强考核监督,把政务公开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,加大分值权重。鼓励支持第三方机构对政务公开质量和效果进行独立公正的评估。